动态规划(Dynamic Programming) 和 贪心算法(Greedy Algorithm) 都常用来解决最优化问题(Optimization problem),这类问题有许多可行解,每个解都有一个值,希望寻找具有最优值的解,此解往往是一个最优解,而不是最优解,因为可能有多个解都能使问题达到最优值。
动态规划和贪心算法在求解过程上有区别,但也有联系,比如求解的问题都要满足最优子结构(Optimal Substructure)性质。
最优子结构性质:问题的最优解由相关子问题的最优解组合而成,而这些子问题可以独立求解。
动态规划
动态规划和分治方法相似,都是通过组合子问题的解来求解原问题。不同的是,动态规划应用于子问题重叠的情况,即不同的子问题具有公共的子子问题。此时,动态规划对每个子子问题只会求解一次,并在表中保存,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计算。
问题要素:最优子结构性质,子问题重叠性质
基本设计步骤
- 刻画一个最优解的结构特征,即最优子结构特征。
- 递归地定义最优解的值,得到状态转移方程(递归表达式)。
- 计算最优解的值,通常有两种方法:带备忘的自顶向下法(top-down with memoization)和自底向上法(bottom-up method)。
- 利用计算出来的信息构造一个最优解。
最优子结构
刻画最优子结构通常遵循如下的通用模式:
- 证明问题最优解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做出一个选择,这便产生一个或多个待解的子问题。
- 对于一个给定问题,在其可能的第一步选择中,假定已经知道哪种选择才会得到最优解。但现在不关心选择是如何得到的,只假定已经知道了这种选择。
- 给定可获得最优解的选择后,确定这次选择会产生哪些子问题,以及如何更好地刻画子问题空间。
- 利用“剪切-粘贴”(cut-and-paste)技术证明:作为构成原问题最优解的组成部分,每个子问题的解就是它本身的最优解。证明这一点常采用反证法。
子问题重叠
子问题重叠性质要求,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优解过程中,递归算法会反复求解相同的子问题,而不是不停地生成新的子问题。这也是动态规划和分治方法求解中的一个区别。
贪心算法
贪心算法在求解的每一步都做出局部的贪心选择,寄希望这样的选择能够产生全局最优解。值得注意的是,贪心算法并不保证得到最优解,但针对很多问题确实能得到最优解。
问题要素:最优子结构性质,贪心选择性质。
基本设计步骤
- 将最优化问题转化为这样的形式:对其做出一次选择后,只剩下一个子问题需要求解。
- 证明做出最优选择后,原问题总是存在最优解,即贪心选择总是安全的。
- 证明做出贪心选择后,剩余的子问题满足性质:其最优解与贪心选择组合即可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,这样就得到了最优子结构。
贪心选择性质
贪心选择性质(greedy-choice property): 可以通过做出局部最优(贪心)选择来构造全局最优解。
常见问题与算法
- 贪心算法典型的用来解决的问题,包括活动选择问题,分数背包问题。
- 基于贪心方法设计的算法,包括Huffman编码,单源最短路径的Dijsktra算法,最小生成树(minimum-spanning-tree)算法,(Kruskal算法和Prim算法)。
动态规划与贪心算法的区别和联系
- 动态规划与贪心算法求解的问题都必须具备最优子结构性质。
- 贪心算法本质上是对动态规划的优化,对每个用贪心算法求解的问题,几乎也存在一个动态规划的解法。
- 动态规划方法中,每个步骤要进行一次选择,但选择通常依赖于子问题的解,因此通常使用自底向上的方法,先求解较小子问题,再根据子问题的解做出选择。而贪心算法在进行第一次选择之前不求解任何子问题,通常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,进行一次又一次选择,将给定问题实例变小。